很多時候在網路上球迷評論事情都是憑感覺,但往往只要拿出相關的統計數據比照,再用常理推斷,就會知道這些「感覺」經常不可靠。這一點在我多次介紹過、講解籃球高級數據的名著《Thinking Basketball》裏就有詳細論證,而現代籃球的訓練和職業球隊的管理,也基本上無數據分析不行。
這道理不止能應用於球員和球隊表現,球場內外的其他事情也行。比如最近我就看到,有位球星「拗柴」(扭傷腳踝),一些網上球迷馬上就指一定是因為他穿的最新個人簽名球鞋設計糟糕而導致。這類指控過去其實頗為普遍,尤其如果那球迷本身就不喜歡該球星或該運動品牌,更傾向指控該雙球鞋是「垃圾」。
但是如果我們找點簡單數據看看,就知道這種指控不太站得住腳。根據Hashtag Basketball網站收集的資料庫,自2010年統計至今,「拗柴」基本上就是NBA球員最常見的傷患,而且頻密程度很高:每個單一球季,都會有大約多達25%的NBA球員曾經扭傷腳踝,以全NBA約400名球員來算,就是說每季都有100人會「拗柴」。那100名球員受傷時穿着多少球鞋款式?當然不會少。假如每一名球員「拗柴」就證明那款球鞋是「垃圾」的話,市面上應該佔很多籃球鞋都是「垃圾」——除了NBA沒人穿着的款式或品牌。
當然我不是說世上並沒有設計得不好的球鞋,事實上當然有,但不能以單一受傷的孤例就推出結論,畢竟打籃球「拗柴」太普遍,而且原因很多,例如最常見是着地時踩到其他球員的腳,這種意外無法完全避免。事實上球鞋設計的改進,也是靠分析球員動作而得出結論,去改善球鞋的鞋底寬度、鞋身橫向支撐、腳掌的貼地性等等。而目前NBA也求助於運動醫學去分析、歸納怎樣的針對性的訓練及輔助護具能夠減低「拗柴」危機。一切,都是先收集事實為依據去做事,而不是「憑感覺」。喬靖夫